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

達賴喇嘛也會懊悔


"小孩可能做了某個事情,讓我大發雷霆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因為表示當爸媽的我們很在乎。而如果要處理小孩的狀況,第一步,其實是要先接納大人自己(面對這情境時而發)的情緒,如果我沒法接納我的情緒,我只是把我的情緒丟在這個情境裡頭,其實是多加一道難題給小孩,讓小孩在處理他自己的課題時,還要處理爸媽的情緒。"



「你有沒有對你兒子棠棠發過脾氣?」一位共學團把拔問我。

這個共學團把拔說,他不是個有耐心的爸爸,有時小孩做了一些事後他會發脾氣,之後又覺得很懊悔,覺得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法。

「我當然有對棠棠發過脾氣呀!」這個把拔的提問,讓我回想起我大學時的一個往事,那時我跟好友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,中間空檔我們去上廁所,趙少康就站在我好友身邊,結束後,好友賊笑說:「趙少康也會尿尿耶!」

人非完人,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意或在乎的點,也有自己脾氣的起伏。有脾氣起來,是很正常的事。共學團主張不打不罵,並不是說,大人不可以有情緒,也不是主張,大人要壓抑自己的情緒。

應該是這麼說,情緒起來一定有原因,而我們要練習的是,自我覺察。當脾氣上來時,先不急著下判斷或閃躲或壓制,而是先讓自己跟那個情緒同在。

我是這麼認為的,有時跟孩子的紛爭,可能不只是跟孩子有關。可能是跟自己那幾天累積下來的情緒有關,比如說,上班途中被後車叭叭,覺得有點煩,跟同事溝通時有些卡卡的,覺得煩躁,等等,很多一點點加起來,如果自己沒有在每個當下覺察那個心情,等到跟孩子互動時,可能一不小心就全部掀開來,用吼的或用大動作來回應。

這就跟我們平日的自我覺察有關,練習去覺察每一個當下的心情轉折,然後辨識出那個情緒,告訴自己,嗯我現在有點煩躁,嗯我現在有點急,等等。當自己辨識出內在的情緒轉折,然後接納自己的情緒,那個情緒的樣貌就會有所轉變了。

而我們跟孩子互動時,其實給孩子的身教就是,情緒一定會有,差別在於我們不是要壓制或忽略那份情緒,而是練習怎麼在每個當下調節情緒。

自我覺察自己的情緒,每個當下都可以開始。把自己的情緒先料理好,才能處理孩子的情緒,以及孩子在某個情境下的作法,以及,之後可以怎麼做更好。

這個流程是這樣的,人只能先接納自己的情緒,然後才能清明、冷靜的看待他人的情緒,以及,他人的行為,以及,那個情境當下的癥結點。

小孩可能做了某個事情,讓我大發雷霆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因為表示當爸媽的我們很在乎。而如果要處理小孩的狀況,第一步,其實是要先接納大人自己(面對這情境時而發)的情緒,如果我沒法接納我的情緒,我只是把我的情緒丟在這個情境裡頭,其實是多加一道難題給小孩,讓小孩在處理他自己的課題時,還要處理爸媽的情緒。

不過如果按照上面這麼說,難道大人有時發脾氣了,就是不對嗎?其實就是關於對或不對的想法,會讓我們大人懊悔,覺得其實當下可以有更好的作法的,為什麼我沒有忍住情緒呢,然後就會有懊惱、後悔的心情冒上來。

那怎麼辦呢?沒有別的,就是先接納自己當下的情緒,作為出路。

人真的不是聖人,就算是聖人,也會有懊悔的心情。達賴喇嘛有次接受訪問,被問說,生命中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他覺得很糟,覺得很後悔?

達賴喇嘛說有,他說,有次一個年長的比丘來找他,請教他一個高層次的佛法修行,他不經意地說,這個修法有點困難,也許由年輕的比丘來修比較好。

後來達賴喇嘛發現這位年長的比丘自殺了,只為了有比較年輕的身體來有效承擔這個修法。這真的很讓人懊悔啊,無意中否定了這個年長比丘,甚至讓他自殺了。訪問者問達賴喇嘛,如何處理懊悔?如何除去懊悔?

達賴喇嘛想了很久,然後回說:「我並沒有把它除掉,它還在。即使懊悔的感覺仍然存在,但它並沒有沈重的感覺或拉扯的特質。深陷在懊悔中或者受懊悔牽制,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,所以我從錯誤中學習,並繼續盡其所能救度他人。」

達賴喇嘛仍是偉大的老師,這並不是說,他的人生片葉不沾身,沒有悲傷,沒有懊悔,而是說,他會處理自己內在的困境。

我們不需要做「完美的」爸媽,因為這不可能達到,持著這樣的期待,只是讓自己更難受。再偉大的棒球選手,有誰打擊率是100%呢?做「夠好的」爸媽就好,good enough,就很夠了。

我們要做「追求真實」的爸媽,是什麼就是什麼,讓事物如其所是,面對情緒,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來看待。每個當下,都可以重新來過。認真的面對當下,承接過往的種種,然後努力尋找未來的可能性。

關於如何面對情緒,課堂討論或是自己閱讀,不論多麼深刻,都比不上實際遇到時的臨場情境。羅洛梅(Rollo May)在《愛與意志》裡頭寫道,「情感不是光靠認真努力就會平白產生的,它是當我們投身在一生命情境中時,自然而然就會伴隨出現的副產物。所以問題應該是,我們要怎麼去運用這些生命情境。」

經歷跟孩子的衝突情境後,這位共學團把拔有懊悔的心情,他願意找我聊聊,這就是他運用那個情境的方式,他正在調整面對情緒的方式。我想,他的努力,孩子都會看在眼裡的,這也是大人可以帶給孩子最好的身教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父母效能訓練課程 [2019年9月][荔枝角]

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(P.E.T.) 父母效能訓練 課程    (2019 年 9 月份 )周二荔枝角廣東話班 父母效能訓練 (P.E.T.) 是現時全球首屈一指的親子育兒課程。 P.E.T. 是由屢獲殊榮的心理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