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至12歲年齡階段,是孩子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,也是最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時期。父母反映(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映)孩子最多的是:「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拉得很!」或「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。」 其實,兒童所有的行為問題,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。
● 拖拉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軟硬兩種形式
「拖拉」是做事情拖拉、沒效率,「任性」是不聽別人意見、執拗。看起來這兩者有明顯區別,但這兩種現象有著相關性,即任性與拖拉是反映同一種教育方式下的兩個不同側面。
拖拉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較「軟性」的對抗,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較「生硬」的對抗。看似只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,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。
就是說看起來很拖拉的孩子,其實是在用拖拉的手段,說明他的任性: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!很任性的孩子,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執拗個性:要麼不等父母話說完,他扭頭就走;要麼就是你說你的,我拖拉我的;要麼就發脾氣;要麼就是不吭聲…因此說,孩子的拖拉就是他的任性,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拉來表現。
● 總表現得拖拉或任性的孩子內心是無助的
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、憤怒、失望、傷心等。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,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來表達。
總表現得拖拉或任性的孩子,其內心是無助的,情緒是不愉快的: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「我鬥不過你,我就要這樣才舒服」。
拖拉的資訊裡,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「催促」的不滿與報復;任性的種種表現的資訊裡,隱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。而敵意說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中,父母很少甚至沒有承認或接受過孩子的情感,而是對孩子過多的干涉。拖拉、任性孩子的父母,一定是用成人對效率的要求在「訓練」孩子。
拖拉與任性的孩子的父母,必有其以下行為模式:性格急躁、思維反應快、處事較果斷、高價值觀、高期望值、講究效率、喜歡操控和教導人。他們養育孩子的方式,主要以說教、給現成的答案、命令,「你要…」,「你應該…」,「你不應該…」等。在這種行為模式下,孩子體驗的是:總有人為我安排、操心、做事,而不必獨立思考。因而難以養成對自己行為的負責任能力。
嘮叨型的父母,以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。有關日常生活上的事,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、熟練地掌握技巧,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你的態度:耐心的等待,對任務的困難進行一點評價。如「收拾好床鋪很不容易」、「一個小時做好這個模型很難」等。
所以,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孩子的行為表現。要改變孩子的拖拉與任性,父母要先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。
● 強大的動力來自強烈的欲望 — 讓您的孩子發揮無限潛力
現代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,即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。其中,成長性動機則是越得到滿足越強烈。
當今社會,對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家庭都是能夠做得到的,而相對在孩子的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教育方面,我們的教育卻顯得無能為力。
很多時候,高層次的需求都是在家長的強迫下得到滿足的。例如,有些孩子從小就開始每天輾轉於心算、跆拳道、美術、音樂、英語等各種課外輔導班之間,如果在此過程中遭到挫折孩子就容易失去欲望,不再向更高層次的需求發展。
真正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不是靠別人的強迫做到的,而要靠孩子自己給自己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。這需要父母、老師,及其他周圍環境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,引導和啟發他們的強烈欲望。
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言: 「「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只能起到協助作用,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幫助自己。
如果他有強烈的意願,他真的是願意去,方法是無限的。孩子們是很聰明的,只要他們想做(want to do),怎樣做(how to do)他們自己是可以找到辦法的。
其實孩子沒有辦法事事成為第一,不管是學業上還是興趣上。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一定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曾經有過第一的感覺。這種感覺對他的發展很重要。」
大家說的可能是父母太焦慮我贊同,再補充點「如果孩子確實有些拖拉,父母應該怎麼看待,有什麼對策」吧。
發現拖拉背後的動機
拖拉就像是打噴嚏,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著涼、鼻子過敏、聞了胡椒面、看了一眼太陽,可能需要做些調整,也可能不需要調整,所以關注點只放在拖拉上只會更加陷入問題中。
孩子拖拉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,父母先審視一下自己家的具體原因,如果真的有必要解決,就從更深的層次去解決,而不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層面。
我能想到拖拉可能的原因和應對策略
1.家庭教育中長期對孩子的事包辦,事無巨細的為孩子安排,因而孩子沒有主見,也不敢有主見,用拖拉的方式和家長對抗,「非暴力,不合作」。
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事,孩子才能長大。孩子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,可能收穫成功也可能遇到挫折。成功時,他將增強效能感,未來更有勇氣和膽識去品嘗未知。受挫時,他將學會如何應對挫折,建立起情緒管理、自我管理的內部機制。
2.天性使然,正常現象
有的孩子就是天生慢性子。而父母作為成年人,又是爭分奪秒的性格,總覺得「這麼小的事兒你怎麼都做得那麼慢」。如果所謂的拖拉沒有到影響學業和生活的程度,可以儘可能欣賞孩子這一特點有利的一面,比如慢性子說明孩子很謹慎,很認真,有耐心,坐得住。
真的沒必要總是和孩子對抗,試圖把他掰過來。
3.孩子在自我時間管理上能力不足,缺乏方法
而且孩子大腦還沒有完全發展成熟,比起成年人是有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的。很有可能出現,寫作業時發現文具沒準備好,去拿文具時發現了個好玩的玩具,就玩了起來,不知不覺過了半個小時。回來繼續寫作業,發現有一項作業自己忘了老師的要求,微信上找同學問,然後聊起來了,再刷會朋友圈,又過了半個小時……
可以試著讓孩子用番茄鍾工作法(定時25分鐘不看手機,專註寫作業,寫完再做其他事),我認識一些父母和孩子一起用番茄鍾工作法的,孩子做作業,大人在旁邊安然的讀書而不是一直盯著孩子;開始寫作業前提前準備好文具、弄清楚作業的要求;和孩子約定十點前自己完成作業,十點至上床前的時間他可以自己安排,等等。
4.自我控制能力差
和上面一條有一些類似的地方。青少年發展階段本來就自我控制能力差、注意力容易轉移。可以協助孩子排除環境中容易讓他分心的因素,比如寫作業時把電子產品先收起來,書桌上不擺放無關東西,孩子做作業時父母不要在客廳看電視或閑聊,父母自己也看看書、工作、學習,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。
5.缺乏自信心、效能感
還有的孩子出現拖延是因為他覺得題目太難,不知如何下手,怕自己做不好出醜等。無意識的把拖延作為一種「防禦」。
尤其有的父母在孩子表現好時不給鼓勵,孩子有差錯就大驚小怪的,長此以往容易讓孩子形成謹小慎微、瞻前顧後的心理。父母可以把心態放平穩,協助孩子解決課業上的實際困難,讓學習由淺入深,在孩子有努力表現、獲得進步時,多給正面評價,在孩子犯錯誤時多包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